
滑雪場是一項長久經營的項目,要實現正確的選址和開發,必須要先有一個明確的總體規劃。滑雪場規劃設計主要的目的包括:了解滑雪業務;對山址開發價值及周圍滑雪環境進行評估;避免在建設雪場過程中的不必要的資源建設與浪費,從而降低總投資。
選擇滑雪場址旨在選擇一個最佳的經營環境,建一個最大盈利的滑雪場。因此在選擇山體時需要注意一些重要的因素。從自然條件方面來說,地區溫度、濕度、風力和風向等氣候條件是必須考慮的,造雪條件是直接受這些因素影響的,直接決定地區是否適宜建造滑雪場。其次要考慮建雪道的可能性、雪道的質量、雪道之間的連接。雪道建設是滑雪場建造過程中的重中之重。還有水源、水庫的大小和位置,供電和架線的可行性,以及土地的可行性合法性,伐樹、土方移動量等等。從經濟效益方面考慮,交通和周邊環境是首要考慮因素,山體當前和將來是否具有市場需求持續開發的潛力。根據地區交通是否便利和周邊環境是否能夠被帶動發展,可以進一步確定滑雪場的消費人群有多大,能夠獲得多大的盈利,甚至也為在滑雪場附近建造新的游樂區或開發房地產等新項目打下基礎。當然還要考慮到滑雪場夏季的經營項目,避免產生單季經營的問題。目前很多雪場夏季都開設了滑草項目,既保證了雪場的全年盈利又通過新的樂趣提升了雪場的知名度。
在滑雪場的規劃設計中,造雪系統設計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如同其他建設工程一樣,對于一個滑雪場來說,如何選擇一套合理的造雪系統需要經過科學的分析和計算。如果選擇不合理輕則浪費投資,重則造成滑雪場無本人常經營。要考慮的主要因素有滑雪道面積,坡度,朝向,平整度,氣候,造雪時間,水源,海拔高度,供電,造價,運行成本,造雪機的性能參數,系統的可靠性,操作的難度等等。以上因素都可以用數字來量化的加以分析和計算,例如根據滑雪道面積和坡度可以計算出造雪量,但是要根據朝向和平整度來加以修正,朝陽面則需要造雪的量也大,準確的數量需要進行計算。
研究氣候資料我們可以知道天然雪的數量和雪季的長短,投資者也可以科學地決定完成造雪所需要的時間,然后根據造雪機的性能參數來計算所需要的數量。之后根據水源和海拔高度選擇水泵空壓機的參數,再計算管線電纜的數量長度,推算造價和用電量以及運行成本。不同性能的造雪機可能需要不同的水泵空壓機和管線電纜,從而影響造價和運行成本。造雪機的品牌結構和制造質量以及操作的難易程度決定了系統的可靠性,對滑雪場來說可靠的造雪系統是經營的保障,低廉的造價和運行成本使滑雪場在激烈的競爭中領先于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