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鶯飛草長,東北的各大雪場才陸續收官。記者最近在吉林省吉林市采訪時了解到,在遭遇罕見“貧雪”的2018-2019年雪季,這個市冰雪旅游實現逆勢增長,接待游客突破2590萬人次,旅游收入突破440億元,兩項指標連續五年保持了兩位數增長。
吉林市地處北緯43度,與歐洲的阿爾卑斯山脈等同處于“冰雪黃金緯度帶”。這里的海拔高度、山體坡度、雪期跨度、冬季溫度、積雪深度、風的速度,在全國乃至全球都具有極大優勢。目前,全市建有12座滑雪場,雪道總面積超過356萬平方米,總長度近100公里。

2019國際高山定點滑雪公開賽首站比賽在吉林省北大壺滑雪度假區舉行。(新華社記者許暢攝)
在冰雪游客增加的背后,是舉全市之力做好冰雪文章的主動選擇。作為東北老工業基地城市,這個市依托冰雪優勢,通過“冰雪體育+政策引導”集中發力。
過去這個雪季,全市投入1000余萬元實施中小學生冰雪運動普及工程,專業滑雪教練參與授課,有7.5萬名學生實現了雪上上課,上冰雪人數達到80萬人次;全市組建中小學冰球隊15支,青少年冰球俱樂部8家。截至目前,通過全民上冰雪活動,全市參與冰雪運動人次達230多萬;全市室外公益冰場達到114塊,參與滑冰人數達到136萬人次。

在吉林北大壺滑雪場,吉林市第二實驗小學學生們在滑雪教練的帶領下乘坐“魔毯”前往雪場學習區域。(新華社記者許暢攝)
越來越多市民踏冰上雪,優越的冰雪資源條件和冰雪體育設施,也對外地人群產生了極大拉動。過去這個雪季,來自上海、廣東、浙江、江蘇等地區的游客分別增長75%、61%、61%、48%。
“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不僅是我國備戰2022年冬奧會的重要發力點,更直接指向這樣的目標——讓更多人通過參與冰雪運動項目受益,尤其是讓青少年群體通過冰雪運動,身心能夠得到更全面的發展。吉林市的實踐正是對這一理念的生動詮釋。

在吉林北大壺滑雪場,吉林市第二實驗小學學生們在滑雪教練的指導下進行坡道側向移動。(新華社記者許暢攝)
近年來國內“冰雪熱”逐漸升溫,但總體上看,場地設施不足、群眾性賽事少、普及度低等問題仍然沒有徹底改觀。根據《“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實施綱要(2018-2022年)》,“廣泛動員各方力量,共同參與、大力支持群眾性冰雪運動推廣普及”,是2019至2020年工作的重要任務。除吉林省,我國的黑龍江、新疆、內蒙古、河北等地,都有各具特色的冰雪資源條件,也是我國冰雪運動開展較早的地區,完全可以乘勢發力、各展所長、率先作為,帶動本地區及全國更廣大地區人群共同參與,加快推進冰雪運動進校園、進機關、進社區、進家庭,讓參與冰雪運動的人數穩步增長。(新華社記者金風 周萬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