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疫情防控形勢不斷向好發展,暫停營業3個多月的冰場陸續迎來了復工復產。近日,多家冰場經營者齊聚線上云論壇,圍繞“冰場復工復業最新情況進展以及疫情期間應對舉措,冰場復工復業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困難和顧慮”等關鍵議題展開探討。
疫情期間,為了能維持后續運營,各冰場竭盡所能減少損失。冰場全國運營總監表示,冰場在應對突發情況時“四管齊下”,一是疫情發生后積極與各地商業管理公司商談租金減免政策,效果良好;二是根據各地不同的市場情況和預判,進行能耗方面的優化;三是在最大力度保障人員不流失的前提下優化人力成本;四是要求各區域冰場與地方主管部門進行充分、積極的溝通,爭取得到切實的扶持。目前冰場復工率在1/3左右,采取分區域管理模式,主要集中于京津冀以外的地區。在復工復產之前,歐悅也做了許多線上教學、知識競答,與學員保持互動。孫克明表示,在成本壓力應對方面,疫情期間通過一些技術能夠有效降低能耗,但租金、人力等成本在疫情期間的壓縮空間不大。
復工無疑是當下經營者最關心的話題。北京市滑冰協會會長說,“面對復工我心里是矛盾的,一方面員工需要生存,我們也需要運轉,停工狀態讓我們都心急如焚。同時我也非常擔心冰場萬一出現問題,那可能對場館經營和整個行業帶來極大的影響。”進入5月,北京市冰場陸續開放,至此,全國只有武漢的冰場尚未復工。“武漢城市各業態正在從疫情中逐步恢復,盡管冰場還沒有復業,奧山冰雪現階段已完成各項復工復產準備工作,公司對夏季開門經營抱有信心。”武漢市冰雪運動協會副會長表示,“暫停營業讓奧山冰雪面臨著較大的現金流壓力,奧山冰雪積極自救,一方面與政府、行業協會積極溝通和引導,爭取落實好的政策,另一方面打磨團隊,做好內部復盤,資源連接尤其是冰球國際化對接、標準化輸出等工作。”疫情期間與客戶交流非常重要,未來將持續加大線上板塊探索與精進的力度。
面對疫情帶來的危機,冰場管理者們終于熬過了這關,迎來了復工潮,但疫情造成另一個危機,即消費信心的受挫和消費降級還遠未消失。相較于未開業,復工之后支出翻了幾倍,萎縮后的消費市場能否支撐起這樣的開銷,怎么開,什么時間開,這其中的平衡問題還要冰場經營者們細細推敲。(彭曉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