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舉辦北京 2022 年冬季奧運會為契機,我國大眾冰雪運動發展乘勢而上,在“北冰南展西擴東進”的發展戰略指引下,冰雪旅游消費需求日趨旺盛。作為全國最大的客源輸出地、冰雪旅游的核心市場,粵港澳大灣區具有廣闊的冰雪旅游發展前景。
近年來,我國陸續出臺涉及冰雪旅游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關于以2022年北京冬奧會為契機大力發展冰雪運動的意見》提出“推動冰雪旅游產業發展,促進冰雪產業與相關產業深度融合”,《冰雪旅游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中也提出“加大冰雪旅游產品供給,推動冰雪旅游高質量發展,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冰雪旅游消費需求,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了冰雪旅游產業頂層設計不斷完善。
隨著北京冬奧會日益臨近,在“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及相關服務目標的指引下,我國冰雪運動和冰雪旅游在市場上發展規模、基礎設施建設、群眾參與人數等方面均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績。尤其是粵港澳大灣區,被視為一個重要的增量市場。
對國民大眾而言,冰雪運動特別是滑雪將不僅僅是一種體育運動,更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體現,最終會發展成為人們一種習慣性的度假消費,包括住宿、餐飲、滑雪運動本身。中國旅游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冰雪旅游發展報告(2021)》顯示,我國冰雪旅游規模有望繼續超過2億人次。預計2020—2021冰雪季我國冰雪休閑旅游人次將達2.3億,冰雪休閑旅游收入超過3900億元,冰雪旅游紅利將惠及更多中老年人、青少年、低收入群體等。
在游客需求驅動和高品質冰雪旅游供給的刺激下,參與冰雪休閑旅游的人數逐年增長。冰雪旅游的消費需求逐漸從競技性運動消費延伸到休閑性消費。
粵港澳大灣區冰雪旅游市場潛力大
長期以來,受氣候影響,粵港澳大灣區曾經是冰雪運動的空白地區。然而天然冰雪資源的稀缺,并沒有降低大灣區民眾對冬季項目的興趣,反而激發了他們對冰雪旅游的渴望。
粵港澳大灣區作為全國最大的冰雪游客源地之一,一直以來都是各地搶客的對象。據公開報道,全國冰雪旅游二十大客源城市,廣州排第二位。廣東冰雪游人均消費超4600元,排行全國第三位。按不完全統計數據來看,2018年廣東省參與滑雪額達8萬人次,同比2017年3萬人次,增速為166.67%,增速位居全國榜首。
冰雪旅游對粵港澳大灣區游客有著特別吸引力,每年冬季前往北方進行冰雪旅游已經成為近年來的潮流,以冰雪旅游為核心的冬季旅游產品正逐漸成為大灣區人民冬季出游新選擇。
北京申辦2022年冬奧會成功后,廣東冰雪場館建設進入高速發展階段,為大灣區冰雪產業快速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對于粵港澳大灣區市場來說,在市區的室內雪場或者周邊的自然雪場完成初體驗后,大灣區雪友對優質雪品的需求將逐漸提升。無論為了更符合“冰天雪地”預期的玩雪體驗,還是為了更有競技感的雪道挑戰,大灣區雪友不斷把關注目光投往北方的優質冰雪旅游目的地。
按照國家體育總局相關規劃,到2025年我國冰雪產業的總體規模將達到1萬億,相當于中國體育總體規模的1/5。對比我國現有冰雪產業體量,未來冰雪產業各環節蘊含的商機潛力巨大,粵港澳大灣區人民則是這一商機的大體量承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