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政協教文衛體委員會主任孫學才和北京冬奧組委規劃建設部部長劉玉民兩位市政協委員日前做客《委員聽民意》訪談節目,就“北京2022年冬奧會、冬殘奧會籌辦及冰雪運動發展”與廣大網友進行在線互動交流。這是城市副中心市政協辦公區新落成的演播室內舉行的首場直播訪談。
孫學才說,今年1月初的北京市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上,政協委員們對籌辦2022年冬奧會非常關注,圍繞冰雪設施建設、青少年冰球水平提升以及奧運會醫療救助、人才培養等問題提出53份提案。市政協教文衛體委有包括體育界別在內的4個界別,在籌辦北京冬奧會的過程中各個界別制定本界別的“我為北京奧運做貢獻”規劃,每年一個主題,形成政協委員服務奧運履職盡責的“連續劇”。
訪談中,劉玉民介紹了冬奧會場館情況,冬奧會場館分為兩地三個賽區,北京賽區、延慶賽區和張家口賽區。冬奧會場館建設特別注重繼承和使用2008年奧運會的遺產,北京賽區絕大部分場館都是利用2008年奧運會的場館來進行,鳥巢將舉辦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開閉幕式,國家體育館將舉行男子冰球比賽,水立方將變身冰立方,游泳池修建冰壺賽道,五棵松體育館將舉行女子冰球比賽,首都體育館將舉行花樣滑冰和短道速滑的比賽。
場館遺產利用方面,劉玉民透露,延慶賽區高山滑雪和雪車雪橇項目雖然專業性很強,但是同時考慮到賽后使用過程中群眾能夠使用方便,設置大眾滑雪場,同時雪車雪橇也考慮到了群眾體驗,這些專業的設施在賽后讓大眾都能使用。在張家口賽區,場館建設的同時結合場館以及地區的發展,安排了會議功能、四季旅游功能等,將對整個地區的發展起到很大的作用。
冬奧會志愿者相關的工作已經開展,已經和兩地的教育部門等進行溝通,在青年群體中去尋找這方面潛在的人才,也針對冰雪運動的特點注意這方面人才的培養。冬季奧運會最大的特點就是天氣特別冷,有一些比賽還在夜間進行,溫度很低,而且在山地,很艱苦。在雪道上進行服務,必須要具備相應的技能,而且不是一般的滑雪技能,有的雪道是世界頂級的,即便是對運動員來說也是極具挑戰性的,這樣的人才必須要做好儲備。劉玉民說,希望有志于參加冬奧會志愿行動的朋友,能夠從現在開始就培訓自己,培養自己,將來能夠積極投身到冬奧會志愿者工作中。
劉玉民介紹,雖然冬奧會是在2022年2月份舉辦,但是對場館和基礎設施建設來說需要提前兩個賽季把這些場館建成,也就是要在2019年底和2020年初把需要測試的場館建成,達到測試賽的要求,根據測試賽測試的結果再對這些場館進行調整。
“2019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現在他們已經開始編制場館的運行計劃,場館賽事的組織和相應資源安排以及賽事管理這些方面的工作內容都在進行安排。通過今年的工作在2020年初就會看到一系列的比賽,這些測試賽也有正式的比賽,有可能是世界杯,有可能是世錦賽。”劉玉民說,人們會越來越感覺到冬季運動就在身邊。(記者蔣若靜)